创意设计学院曾毅副教授举办“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创新实践”主题讲座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创意设计类专业教学质量升级,2025年6月27日,创意设计学院在学院报告厅举办“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创新实践”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国内设计教育领域知名专家、东莞城市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专任教师曾毅教授担任主讲,学院全体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部分学生代表。
01.主讲人介绍
曾毅副教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拥有40年一线教学及跨学科项目实践经验。他曾任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主任,主管本科教学与硕士培养,秉持“艺术与科学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作为湖南美协会员与水彩画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荣获金银奖,独创的釉下五彩瓷画技法融合水彩与国画特色,被赞为“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教学的典范” 。
02.从课堂创新到产教融合
讲座中,曾毅副教授以“设计教育的破局与重构”为核心,从三大维度系统阐释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1.跨学科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他结合自身在中南大学“艺术设计+工程技术”交叉课程的开发经验,提出“打破专业壁垒,以项目驱动教学”的模式。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平江启明文化广场历史浮雕”等实际项目时,他将雕塑设计与地域文化研究、材料工程学结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掌握设计逻辑与工程落地能力。“教学不应局限于技法传授,而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跨界思维。”曾毅副教授强调。
2.产教融合与项目化教学的落地策略
基于主持湖南省财政厅财信广场雕塑、湘科控股集团VI设计等数十项政府与企业项目的经验,他分享了“真题真做”的教学方法:通过带领学生参与“长沙县廉租房网上展示系统设计”“韶山梅湖村村牌设计”等实战项目,将企业需求转化为教学案例,使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他展示的学生获奖作品《与白》(第三届全国高校建筑与环境设计大赛获奖),正是产教融合教学的典型成果。
3.艺术实践与教学评估的创新路径
针对设计类课程评估难点,曾毅副教授提出“过程性评价+成果可视化”体系。他以自编教材《水彩画技法语言教学》为范例,介绍了如何通过“课堂实训+校外写生+创作展览”的三级教学链,结合SCI、CSSCI期刊论文发表经验,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此外,他展示的釉下五彩瓷画系列作品(如获全国工艺美展银奖的《江南神韵》),直观呈现了“传统工艺创新”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03.共探设计教育新生态
讲座设置“教学痛点问诊”环节,教师们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实践积极性”“跨专业课程如何协调课时”等问题与曾毅副教授深入交流。视觉传达专业教师李老师提问:“如何平衡理论教学与市场需求?”曾毅以“中南大学毅立数码工作室”的运营模式为例,建议教师“带领学生组建工作室,以真实项目营收反哺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实践-产业’良性循环”。现场还展示了他指导学生完成的《红楼梦》连环画、三维建筑动画等作品,生动诠释了“以创作带动教学”的可行性。
本次讲座以扎实的实践案例与前沿的教育理念,为创意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在教学中融入“产教融合、跨界创新”的思维,助力学院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Copyright © 东莞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