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一、院系介绍
创意设计学院起源于2004年,其前身是艺术设计教研室,隶属文学与艺术系,2007年文学与艺术系更名为文学与传媒系,2016年创意设计学院成立,成立之初设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两个教研室。
创意设计学院作为我校设立的第一个二级学院,也是我校唯一的省级试点学院,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联盟的主要发起单位,以及 广东省文创联盟的唯一高校成员单位。
截至2024年,创意设计学院现有数字媒体系、视觉传达设计系、工业产品设计系、环境设计系四个教学系,开设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新媒体艺术(2024年招生)六个本科专业。共40余门专业核心课程,建有省级一流课程四项,分别是《插画设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平面造型基础》、《书籍装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数字图像处理》。学院在读学生人数2263人。学院目前拥有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教学团队各一个。
创意设计学院共有7个设计服务中心,分别是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校级研究中心)、移动终端多媒体研究中心(校级研究中心)、声光电内容创作中心、视觉艺术设计中心、国潮文创设计中心、数字摄影中心、视频内容创作中心。
学院潜心打造了全省首个创意设计主题的乡村振兴学院。与东莞乡村振兴协会、西溪古村合作,共同开发了能出国门的《莞香》慕课,该慕课已在文化部文化云平台上线。
二、师资力量
创意设计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在编在岗专业教师78人,行政人员14人(含院领导4人,辅导员8人,教学秘书1人,行政秘书1人)。在专业教师中,教授3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3.8%;副教授15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9%;拥有博士学位的有5人,在读博士15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5.6%。专业教师年龄结构:30~39岁教师33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42%;40~49岁教师21人,占比26.9%;50岁以上教师3人,占比3.8%。专业教师学源结构:“985”学校有2人,“211”学校有3人,两者占教师总数的6.4%。
本年度,创意设计学院获广东省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广东省美育基本功大赛二等奖3项,校级卓越教师1人次。
三、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1、专业特色:本专业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是广东省一流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专业。以双师型教师为特点,以校企合作为优势,开展专题设计教学实践项目,为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提供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设计学、信息技术知识,具备人文素养、电子信息、数字视频制作、数字交互等专业知识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数媒艺术人才。
2、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培养从事数码媒体空间展示、网络媒体设计、数字影像、声光电综合媒介、视觉界面设计、电视栏目包装设计、数位影音设计、商业视频制作、微电影制作、互联网产品开发、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发扬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3、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毕业生可在新媒体运营、自媒体传播、网络产品运营、网页设计、UI设计、网文编辑、影视制作、短视频制作、交互设计、VR虚拟现实等岗位就业,近半数毕业生就职于国内一线网络平台、大型传媒机构、专业影视公司、高端科技公司、文化创意公司,个人发展前景广阔。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1、专业特色: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于面向大湾区区域与产业的办学方针和“大设计产业”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办学定位,秉承“立足城院、深耕东莞、服务广东“的办学理念,与地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行新文科理念下的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教学、研究、科研及应用服务的品质。近年来引入部分台湾优质师资,使得学生掌握扎实的视觉设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需求。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内有影响性的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等奖项多项。
2、培养目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倡导前沿性、交叉性实践创新性新文科办学思想,依托项目化先进教学理念,培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视觉设计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有国际化设计视野,能独立从事视觉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美术编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就业前景: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生可独立从事视觉艺术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使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传播公司、媒介机构从事广告设计、企业视觉形象品牌设计、美术编辑、品牌营销推广、会展活动策划与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获得广泛好评。
新媒体艺术专业:
1、专业特色:本专业引进相关师资,培养多方位技能人才。培养创意型数字化、开发、策划和行销一体人才;立足广东,扎根东莞,为地方提供文化创意服务;建立有业界导师参与的“工作坊”强化训练模式,应用型实战教学,以赛辅课,以项目促成长。
2、培养目标:通过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面向大湾区数字化新媒体产业发展需要,主要培养具有数字化舞台美术设计、数字化交互媒介及虚拟现实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技能,能熟练掌握数字化展示、交互设计及虚拟现实制作技术,具备国际视野和企业思维、良好创新创业及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意型人才。
3、就业前景:所培养人才将在数字化展演、装置艺术以及虚拟现实相关的创意型数字化产业领域从事数字化展演设计(声光电)、数字化交互艺术装置设计、虚拟空间策划及虚拟交互设计等领域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
1、专业特色:本专业面向国家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融入国际现代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以协同创新为目标,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着重训练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和环境艺术设计综合专业技能。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提升赴国际交流学习,促进设计创新、创业及就业的发展。
2、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培养从事室内外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建筑及公共设施设计,室内陈设设计,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发扬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培养学生具有较系统的环境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以及能服务于岭南城乡及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就业前景: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后主要可以在相关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各类型设计和施工企业从事室内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以及设计管理等多种相关领域的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
1、专业特色:产品设计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设计理念、生活美学、传统文化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在专业能力上具备能适当处理产品设计领域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等广泛且繁琐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2、培养目标:产品设计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产品设计专业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设计、审美、制造等基础知识、产品设计表达与产品开发等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团队协作和人文艺术素养。产品设计专业毕业生应该达到:具有实践操作能力、造型表达能力和大胆通过实验来探索真理的精神;具备思辨能力、独到见解、独立人格,团队合作精神;熟悉产品设计实施规范及工艺技术,对设计规范、质量、环保等国际标准有一定认识;具有创意能力和热情,以及较高的审美水平;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与文字书写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设计师职业精神,对产品设计领域行业的发展具有敏锐的嗅觉。
3、就业前景:产品设计专业立足东莞为珠三角地区培养设计类人才;珠三角地区对产品设计人才需求量巨大,毕业后能够在设计公司、制造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部门胜任产品设计及设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工岗位:产品设计、3C产品设计、生活产品设计、CMF设计、家电设计、产品经理等。
Copyright © 东莞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