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新闻动态

数字艺术领域的匠心筑梦人——创设名师系列:卢娟副教授

发布人:初审:谢志超 复审:陈妍 终审:李梦丹发布时间:2025-06-25 22:58:28浏览次数:139

东莞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数字媒体系主任

卢娟副教授名师风采

数字艺术领域的匠心筑梦

名师档案


卢娟,副教授,创意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博士在读。深耕数字媒体艺术教育14载,在教学创新、科研攻坚与专业建设领域成果斐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含2篇SCI、6篇北大中文核心,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市级项目8项,出版教材1部,曾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深耕教坛十四载

以跨界思维重构数字艺术课堂

从 2011年扎根教学一线至今,卢娟以“破界创新”为教学哲学,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构建起“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14年间,她累计主讲30余门专业课程,指导50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始终稳居学院前30%。作为班主任,她以“因材施教”的理念带领班级斩获“优秀班集体”称号,个人荣获“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在专业建设中,她以系主任身份推动《数字媒体艺术》成为省级一流专业、特色专业,将教研室规模从8人扩展至40人,打造出省一流课程等教学成果,使专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标杆。

非遗数字化拓荒者

让传统文化在代码中重生


作为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先行者,卢娟将科研视角聚焦“互联网+非遗”领域,其中《淘宝“非遗”众筹——互联网+非遗》获广东省社科联学术年会三等奖,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提供理论支撑。

她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省、市级项目8项,将科研成果深度融入教学实践,在各级教学竞赛中屡创佳绩,2022年广东省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2022年讲课比赛三等奖。教学中“教研赛融合”模式,让学生在非遗数字化项目中掌握UI设计、交互开发等核心技能,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典范。

产教融合践行者

东莞经验里的数字艺术密码


立足东莞制造业名城优势,卢娟打造“地方文化+数字技术”的产教融合范式。她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四届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等赛事中摘金夺银。

近五年,她带领学生完成3项省级、6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出“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3项。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美术与设计双年展、韩愈杯文化创意大赛中,她指导的作品多次将东莞非遗元素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

育人理念:以心为炬,照亮成长之路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大学期间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在人生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珍惜大学时光、珍惜师生情谊,共同度过一段难忘的学习生活。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继续秉持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初心和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卢娟对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也是她十四年如一日坚守讲台的精神注脚。

名师语录

“数字技术是工具,文化传承是灵魂。让学生在代码与画笔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创作出既有技术温度又有文化深度的作品。

——卢娟

结语

从课堂讲台到非遗工坊,从科研论文到企业项目,卢娟以党员教师的初心与匠人的执着,在数字艺术教育领域书写着“教书育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三重答卷。作为博士在读的学术骨干,她用十四年光阴证明:当教育扎根地方、科研拥抱时代,方能培育出兼具专业底气与创新锐气的未来人才。而她那句“以心为炬”的育人信念,正化作无数学生成长路上的星光,照亮数字艺术领域的无限可能。

Copyright © 东莞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