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寻”湘西红旅,“创”乡县新风(2)
寻新风寻迹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2年7月7日,恰逢七七事变85年纪念日,寻新风队于今日前往了长征纪念碑,追念革命先辈与英雄烈士,感悟长征精神。在碑前献上鲜花后,抬头望见的便是烈士名录,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坚定的信念,他们不怕牺牲,敢于胜利,敢为人先;而长征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在离去之前,队员们都有所触动:先辈可泛舟沧海,立马昆仑,为兴国而仗言;我辈青年亦应通晓宇内,深思自省。
数以万计的革命英雄们已经以行动交上了最完美的一份答卷,作为大任之将赴者,我辈亦应尽力尽策,以自己的方式为强国而行。
访先辈·寻故迹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在离开纪念碑后,小队成员又踏上了寻访革命先辈及其家属的路途。踏过乡间小道,拨开云霭炊烟,我们用脚步丈量着这片革命热土上的深厚红色底蕴与动人的人文情怀。
在采访先辈家属、聆听长征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在历史中被埋没的英雄往事:“红嫂”高长姑的丈夫向绍圣默默投身革命事业,时隔二十年才归家,在家人问起时却并未言说自己的经历与苦难,带着一把长刀一去不归长达20年。1945年,一身疾病和伤疤的他挑着一担不足两块光洋的针线活回家,那把长刀刀刃饱经沧桑,布满砍痕。
在交谈中,向延庆向队员们展示了革命奋斗者向绍圣战时所用长刀以及秋收起义纪念章。
在回到基地修整时,我们见到了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一支三下乡队伍,并与他们进行了友好交流,一同讨论了如何通过自身实践传播桑植本土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及对本地发展的帮助性构想。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就挖掘革命历史中的“沧海遗珠”这一要点达成了共识,利用双方团队各自的优势,共同协作、携手共进,一起帮助一些在历史中未能留名、未能被人知晓的革命英雄留下属于他的印记和故事,使得一心为国的英雄们不再被埋没、被更多的人所记住。
习党史·知旧事
“风云巧遇百年后,万里长征走疾雷。”
在当天晚上,寻新风小队和湖南百年教育基地的陈哲明董事长及基地负责人进行了会议交流,他们为我们介绍了贺龙元帅曾经的故事,也让我们知道了桑植的过往:贺龙元帅在当时带领着桑植的所有青壮年投身于革命事业,甚至其中包括许多他的亲人,而他们也如元帅一般心系国民,大多数参战的人们在革命过程中壮烈牺牲,留下了一段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故事。
他们都是为我们的革命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为百姓与山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我们可能不是历史的人,但是人民的英雄应该永远被铭记”,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其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恒久绵长的留存于当地百姓与造访的游客心中。
Copyright © 东莞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981